马栏村新貌
一路槐花夹道,从门头沟区斋堂镇中心再爬10里山路,就来到半山坡上的马栏村。灰墙红瓦,青石铺路,小村清新,干净。
“搞旅游,没点特色还行?咱村平均一天接待200多号人呢!”村支书于金玉一见到记者就打开话匣子。“这不,镇里环境检查组前脚刚走,来的人都夸咱马栏工作干得好!”
72年前,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进驻马栏,宛平县县长焦若愚就夸过他们“工作干得好!”
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,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北上抗日,成立晋察冀军区,派出邓华、宋时轮支队,到斋堂川开辟平西根据地。1938年底,根据毛主席提议,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决定成立冀热察挺进军,萧克任司令员。
时任宛平县县长焦若愚,要给挺进军司令部找个可靠的驻地。这天,他刚走到马栏村口,就被几个童子军拦住:“你是干什么的?出示路条!”焦县长眼前一亮,早听说马栏村民警惕性高,拥护共产党,果然名不虚传。
司令部住进马栏村,成为平西抗日敌后战场的指挥中心。
脚下,青石路面用石子拼成“37”字样,代表1937年;四个马蹄掌,代表日本铁骑入侵中国,碎石代表山河破碎。青石路继续往前,路面上不时出现小五角星。“这些五星钢一共40枚,当年,挺进军司令部住进村,全村抗日热情高涨,兴起参军热。40个精壮小伙子,组成‘马栏排’加入挺进军,在抗日战场上浴血奋战,一去不还。不算他们,村里有名有姓的烈士还有28人。”村里的大学生村官吴继胜来了才一年,这些故事已烂熟于胸。
抗战胜利后,马栏村人放下枪,拿起锄,搞生产,建家园,年年是先进。